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◆ 行業廢氣分析 ◆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>>瀝青廢氣來源
瀝青煙排放源很廣,產生來源如下:
(1)煉焦、煉油等產生瀝青的工業熱加工過程;
(2)加熱瀝青以制取瀝青產品的過程;
(3)加熱瀝青用以鋪設道路、修補房屋或作防腐涂料的過程;
(4)加熱或燃燒含有瀝青的瀝青制品、石油、煙煤、木材、油頁巖的過程。
>>瀝青廢氣特點
(1) 瀝青煙氣的特點是易粘附,在一定溫度之上易燃爆。在瀝青煙氣的收集、輸送及消煙過程中,極易粘著管道及設備表面形成液態至固態瀝青。固結后的瀝青很難清除掉,往往造成管道堵塞、設備破壞,使系統無法正常運行。
(2) 瀝青煙氣組分極為復雜,隨瀝青來源不同而異。瀝青煙氣中既有瀝青揮發組分凝結成的固體和液體微粒,又有蒸氣狀態的有機物,部分有機物是高分子聚合物,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。
(3) 煙氣中含有多種有機物,包括碳環烴、環烴衍生物及其它化合物,有不少對人身健康有危害作用。
(4) 瀝青煙含有苯并芘、苯并蒽、咔唑等多種多環芳烴類物質,且大多是致癌和強致癌物質,粒徑多在0.1~1.0μm之間,最小的僅0.01μm,最大的約為10.0μm,其是以3,4-苯并芘為代表的多種致癌物質。其危害人體健康的主要途徑是附著在8um以下的飄塵上,通過呼吸道被吸人體內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◆ 處理效果標準 ◆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>>設計原則
(1)協助企業采用科學合理的收集方式,在達到收集效果的前提下,盡量減少氣量。
(2)積極穩妥地采用新技術、新設備,結合企業的現狀和管理水平采用先進、可靠的污染治理工藝,力求運行穩定、費用低、管理方便、維護容易,從而達到徹底消除廢氣污染、保護環境的目的。(2015-01-01)
(3)妥善解決項目建設及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,避免二次污染。
(4)嚴格執行現行的防火、安全、衛生、環境保護等國家和地方頒布的規范、法規與標準。
(5)選擇新型、高效、低噪設備、注意節能降耗。
(6)總平面布置力求緊湊、合理通暢、簡潔實用。盡量減小工程占地和施工難度。
(7)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設計規范、標準,重視消防、安全工作。(GB16297-1996)
(8)依據國家和地方有關環保法律、法規及產業政策要求對工業污染進行治理,充分發揮建設項目的社會效益、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
>>工程范圍及標準
1、工程范圍
(1)設計方負責廢氣處理設備的設計、制造、安裝、調試以及相關管路的設計。
(2)設計方負責對業主單位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。
(3)業主單位負責項目配套的公用工程,包括電源、水蒸氣、壓縮空氣、循環冷卻水等。
2、技術要求
(1)本工程不考慮征地,利用原廠用地,不能嚴重影響生產;
(2)采用成熟的廢氣處理工藝,要求技術安全可靠、經濟合理;
(3)副產品的處理,不應產生二次污染;
(4)所有的設備和材料是新的;
(5)觀察、監視、維修簡單;
(6)確保人員和設備安全;
(7)節省能源、水和原材料;
>>排放標準
瀝青廢氣排放標準執行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》(GB16297-1996) 二級標準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◆ 方案定制依據 ◆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(1)業主提供的與本項目有關的資料
(2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》(2015-01-01)
(3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》(2016-01-01)
(4)環境空氣質量標準(GB3095-2012)
(5)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2號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》
(6)《國家環境保護“十三五”計劃》
(7)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》(GB16297-1996)
(8)《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4554-1993)
(9)《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范》(GB50483-2009)
(10)《采暖通風和空氣調節設計規范》(GB50019-2003)
(11)《建筑設計防火規范》(GB50016-2014)
(12)《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》(GB50052-2009)
(13)《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控制排放標準》DB13/2322-2016
(14)
東莞中藍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治理類似項目廢氣工程取得的經驗
>>廢氣系統設計
擬處理的瀝青廢氣考慮運營成本及安全性,方案工藝路線擬采用以“通風系統(風機、收集罩、管道)+除煙系統(電離捕捉器)+深度凈化系統(吸附脫附+催化燃燒)”為核心工藝來處理該廢氣。該工藝路線示意圖如下:
>>流程簡介
(1)經收集之后的廢氣進入到電離捕捉器中,當煙氣通過時,煙氣中的塵埃和焦油在電荷作用下被電離,向帶有電荷的金屬線和管壁運動,并失去電荷,在重力的作用下,落到電離捕捉器底部流出,從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去除。
(2)經捕捉后的廢氣進入深度凈化系統中,當活性炭吸附器接近飽和時,用熱氣流對活性炭吸附器進行解吸脫附,將有機物從活性炭上脫附下來。在脫附過程中,有機廢氣已被濃縮,濃度較原來提高幾十倍,達2000ppm以上,濃縮廢氣送到催化分解裝置,最后被成為CO2與H2O排出。